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票房破9亿却被质疑恶意贬低李白?长安三万里真的有私心吗?

时间:07-23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183

票房破9亿却被质疑恶意贬低李白?长安三万里真的有私心吗?

根据猫眼数据,《长安三万里》的票房数据已经正式突破了9亿,不知这其中有没有小伙伴你的一份贡献呢?说实话,《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追光一次非常的尝试,抛弃了神话IP,而去尝试一种新的题材,并且采用一种更加成人向的风格叙事,这真的是一次相当了不起的突破。不仅如此,电影的剧情服化道真的是相当考究,人物台词听起来也很舒服,有一种老三国台词的味道。里面人物的铠甲很还原,就连马匹的建模也很有意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些马的体态和接近昭陵六骏的样子,这一点真的很让我心生好感。但话又说回来,这部电影的叙事也是很有意思,感觉有点像长安十二时辰,所以我觉得或许可以称之为长安三时辰。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真的很特殊,因为我看完电影之后,情不自禁地坐在座位上掩面而泣,因为那些诗词搭配着bgm,一下子就触动了我,我哭了好久好久,但那不是难过的泪,而是有一种感慨的泪。另外,有的人说这部电影是在贬低李白,抬高高适,我觉得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毕竟李白在今天和在他的时代一样,就像他叫做太白的字一样,永远是人们心里独一无二的明星,所以对他的描写有一点委屈了李白也会有人不舒服。我是个喜欢李白的诗歌但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非常高兴,专门去了解了一下历史。这部片子本来就是从高适视角出发的,而且是长卷式(或者说流水账式)的大篇故事,对李白的刻画并不是很深入。但有几个点我是不太满意的。首先是这部片子贬低了李白个人的情感经历,显得李白只有和高适才是真正的朋友,两次入赘都是仿佛向生活低头般讨一个便宜;但历史上李白一直努力追求个人幸福,和宗夫人更是有千金买壁的佳话。这部片子这么喜欢引用出名的诗歌,怎么不把这出名而且能有力表现李白魅力和豪情的故事写一笔呢?第二点,历史上李白“造反”之后被抓住,不光是因为他缺乏政治远见,更是因为他重情义道义,不愿意抛弃永王,在永王的众多大幕僚纷纷倒戈而走的状况下,才显得本来只是小宣传官的李白十分刺眼。这完全可以是表现李白赤诚重义的人物形象的高光,但是剧中仅仅不断突出他是多么单纯无知。包括每次向高适写信,但又永远记不住自己写了信,戏剧性是有了,但这真的是浪漫重情义的李白的作风吗?第三点,将李白的一部分光华让渡给高适。李白和郭子仪一文星一武星跨时代互相拯救是传奇式的美谈,或许不是真的,但是李白的主场。《侠客行》这首诗从历史来看也与高适无关。而且对高适经历改编尤多:历史上高适与李白、杜甫曾同游一年,李白落难后杜甫十分担心连连去书信,但高适不闻不问。宗夫人亲自上门求见,高适却闭门不出而且烧毁了和李白的一切往来信件,从此二人交恶。历史上高适一直心存志向,并没有像个宅男一样闭门不出,而是曾经反复努力争取书记的职位。而且他十分有眼光,先是在合适的时机投靠哥舒翰成功就业,又在哥舒翰兵败后抄小道追赶玄宗慷慨陈词归纳战争失败的原因却一言不提最主要的原因是玄宗误听谗言斩杀良将,于是龙颜大悦让他当了官,最后又非常明智地在肃宗自立为帝时倒向肃宗获得了他影片中的高位。所以我的总结是,这部片子把高适的挣扎、奋斗和高远的眼光、适时而动的机巧矮化成了淳朴的练习武功和运气,把李白丰富豪迈的人生矮化成了虽然有才华又潇洒但无知又被动的可怜人,更主要地突出了小人物(即使有才,勤奋)在历史波涛中的无可奈何,而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他们内在的生命力。同时,有明显的扬高抑李倾向。开头让我心动的李白唤鸟的镜头,李白的夸张情绪化表演,人物拥抱、直呼姓名(而不是称字或号)等互动模式,则似乎有些迪士尼,而缺乏中国神韵。但精彩之处在于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从人物、服饰、场景上无不精彩而有历史感(未经考证,不敢说是否足够还原),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如我也是很好的概括式介绍。这部片子我认为很精彩,也一定会推荐没看过的人去看,但是我更希望大家对诗仙李白有更真实的认识,也希望以后的历史向影视作品能有更原汁原味的呈现。此外我也并不反对改编,这部片子如某网友所说是比较微妙地介于“改编”和“乱编”之间,而且和历史有很多衔接处,就像侦探从表面的故事下挖掘出来无人知道的深层的故事这种感觉。而且一切的文艺作品都会表现时代的风貌,寄托新时代的价值观,这也是无疑的,所以也不能说这部片子这样做不好。举报评论 0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